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彭晓芸:机会平等的政治伦理

2013-03-19 12:03:10 作者: 彭晓芸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政府的“紧日子”来了,人民的“好日子”才有盼头。这就是分配正义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最通俗描述。这的确更像是一个两难选择,但终究应当作出这样的利益协调。在一个追求明规则最大化的社会里,不可能满足人人想要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因此,社会的共同善乃是由局部的妥协来达成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这三个“机会”的强调,阐述的是一种关于机会平等的政治伦理愿景。机会平等作为通往社会正义的路径和原则,在政治伦理的框架当中占有基石般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提及的三个机会的共享,交叠描述了关乎“分配正义”、“政治参与的机会平等”、“创造制度文明的机会平等”三个维度的社会正义诉求。

分配正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尤其随着社会财富的急遽积累,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实现分配正义在当下有着不亚于当年提出改革开放重大政治举措的意义,因为它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正义的政治文明。如果不能直面分配正义,改革开放积累的经济成果如果过度集中在利益集团手里,将影响社会群体的民族认同和制度认同,中国梦也会因此而折扣。

政府的“紧日子”来了,人民的“好日子”才有盼头。这就是分配正义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最通俗描述。这的确更像是一个两难选择,但终究应当作出这样的利益协调。在一个追求明规则最大化的社会里,不可能满足人人想要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因此,社会的共同善乃是由局部的妥协来达成的。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一个富有文采的表述,用更直白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社会的不同群体要享有共同富裕的机会,享有走向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出彩”一词比“共同富裕”的内涵更为开阔,外延更大,可涵盖的内容更多,也就是说,“人生出彩的机会”并不仅仅局限于财富分配的正义,也包括政治参与的机会平等,包括通往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公民个体尊严的获得。

一个良序社会的“共同善”便包含着机会平等的政治伦理,但它并不意味着政府和执政党有包办公民幸福的义务和能力,它所强调的是,仅仅是“机会”。习近平用三个“机会”的交叠重复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制度所能提供的,仅仅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机会的平等”与“结果的平等”,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将要面临这样的困惑:经济高速发展了,贫富差距为何仍然存在?民主协商扩大了,政治参与为何仍有其局限性?

正如政府也曾经陷入对结果的过度追求而一度忽视可持续的发展,GDP崇拜也曾经抑制了生态保护的动力,民间社会也往往容易混淆“机会的平等”与“结果的平等”,从而陷入普遍的愤懑情绪难以自拔。厘清“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在政治伦理当中的不同坐标和价值,有助于我们谋求实现社会正义的政治伦理的路径和规范。

那么,靠什么来保障“机会的平等”而不是一味迷信“结果的平等”?政治哲学家们也许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但“共同的底线”也许是可以被广为阐述的,那就是程序正义的追求和实现,程序正义在社会正义的价值体系当中,扮演的正是路径选择的角色。

“程序正义”又是什么?程序正义在分配正义的实现过程中,是一套制度安排的框架,它应当涵盖一部正义的政治宪法和一种正义的经济、社会制度,它是调动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的法理依据和现实途径,也是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一套“明规则”。

作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价值愿景和政治蓝图,作为国家总理的李克强则给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方法论和路径选择。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该怎么做?李克强交出的答卷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更具体的操作方案是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公开承诺的“约法三章”:政府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这是一个务实的态度。大半年前,我曾在个人微博上对热衷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提出一点点忠告,公务员好吃好喝的“改革红利”早已消耗殆尽,今天如果再投身政府机构,要有服务的意识和职业规划的长远兴趣,不能再指望通过激烈竞争当上安逸的公务员了,不要幻想过上拿着纳税人的钱潇洒走一回的好日子了。

政府的“紧日子”来了,人民的“好日子”才有盼头。这就是分配正义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最通俗描述。这的确更像是一个两难选择,但终究应当作出这样的利益协调。在一个追求明规则最大化的社会里,不可能满足人人想要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因此,社会的共同善乃是由局部的妥协来达成的。而究竟哪个局部妥协?哪个局部获益?这应当由程序的正义来裁判和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建设一套由法律法规构成的社会明规则体系,才能实现这一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

于是,李克强说,“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理清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说的正是达成习近平描绘的“中国梦”所迫切需要的社会土壤和制度环境。 

责任编辑:孙宇晨
来源: 作者博客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