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郑永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走?

2013-02-05 10:39:24 作者: 郑永年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中共“十八大”之后,新一波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摆上中共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上来。下一波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人们首先理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内容及其历史进程。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包含有三个大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经济上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主要是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实现的。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主要是通过行政体制进行的。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共识,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要使得中国的行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而且更要让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即向市场制度的转型。很显然,这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改革。大量的国有企业仍然是行政体制的内在部分,在企业化和市场化等方面,仍然有大量的改革空间。在这个领域,下一步改革最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继续推进政府向企业分权的同时,建立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管制度。

第二,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就是社会建设。这方面的内容在之前是缺失的。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改革的主体是经济改革,经济改革被赋予最高的政策议程。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说,社会改革没有进行,但社会改革始终没有被提高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在社会改革的构架内,行政体制改革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型,从推进经济发展功能,转型到提供社会服务功能。这种转型必然进而要求政府机构和官僚组织的重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大社会。近年来,社会管理成为中国政府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的自我管理,这就要求政府给予社会充分的空间,容许社会自治力量的成长。同时,政府也要转变自身的功能,从直接控制社会转型到通过法治来监管社会。无论是赋予社会更大的空间还是监管社会,都需要通过行政体制的改革来实现。

为民主政治奠基

第三,从长远看,行政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进行有助于支撑未来民主制度有效运作的国家制度建设。在西方,中国一直被视为一个“只有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改革”的改革模式。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从狭义上来界定政治改革,即把政治改革界定为政治民主化,而政治民主化又被进一步狭义地界定为选举制度的确立。尽管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中国本身也有,但大多数中国学者和政策研究者,都会把行政体制改革视为是政治改革的内在一部分。人们意识到,民主只是众多国家制度中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但不能取代其他方面的国家制度建设。行政体制是任何国家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行政制度,任何国家都难以成为现代国家。行政体制应当说是中性的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行政体制,民主制度即使产生了,其质量也会是非常低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体制改革就是为未来高质量的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如果把这三大方面的内容放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中来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就会更加明确,那就是,建设小政府、大社会。这也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提出了的改革目标。但要避免误解,今天还需要在“小政府、大社会”之上加上“强政府、强社会”。这主要是要说明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国家和社会、政府和人民之间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双赢游戏,即政府强,社会也强。

因此,要回答“中国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去”的问题,就是要在这个目标框架内检讨已经做了什么?什么地方做好了?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而还需要再继续做?又有哪些新的领域需要做?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要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如何理解行政体制改革和小政府、大社会之间的关系?“小政府、大社会”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理解。在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者提出这个口号,主要受当时西方正在进行的美国里根总统和英国撒切尔首相的革命,即私有化浪潮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福利社会大发展,导致了公共部门的大扩张,从而也是管理公共部门的官僚体制(也就是中国所说的行政体制)的急速膨胀。结果,庞大的公共部门不仅制约了私营部门的经济效率,也制约着政府提供服务的效率。私有化运动因此成为不可避免,就是要求政府减少对公共部门的干预,甚至撤回。除了私有化之外,西方国家也采用“公私伙伴关系”的做法,即把一些政府服务外包给私营部门,也就是政府向社会收购服务。

责任编辑:宋歌
来源: 联合早报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