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罗思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是关键

2013-01-17 07:58:00 作者: 罗思义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中国政府若实行了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会严重破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其程度远超于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实行的具体政策。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中国增加国内消费就能促进国内经济,也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这是错误的。不管是国内投资还是外国直接投资,都不是因为有需求而产生——印度就犯了这个错误,印度称它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需求达1万亿美元。只有最终能维持高水平的利润,才能保证强力的外国直接投资或高水平的内资。由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不断放慢,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劳动年龄人口收缩,所以中国面临工资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初步估算,2012年,中国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第二大目的地,紧随美国其后。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超过了美国,中国吸引了590亿美元,而美国是570亿美元。但由于美国上半年的数据过于萧条,所以联合国贸发会议估算全年数据时,将中国排名下调了一名。那么2013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如何呢?

外国直接投资的部分变化是不在中国控制的范围之内的。中国常跑赢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趋势,却不能完全隔绝于它的影响。2012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就因为全球经济环境恶化而下降了。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表明,2012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减少至6680亿美元,下降了8%。既有的下半年数据也表明,2012全年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也会不可避免地下降。许多国家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也都严重下降——美国2012上半年下降了39%,印度下降了43%,而中国只下降了3%,情况远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也没能逃脱下降命运,其下半年下降趋势明显,因1月至11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了3.6%。

2013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必然会受到全球经济情况的影响。总的来说,能提供投资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前景并不好。在经济困难时期,公司惯常做法就是削减对外投资。由于欧元区危机,欧洲公司对中国进行大笔投资不太可能。日本经济也进入新衰退期。在美国,经济在复苏,虽然与历史情况相比速度缓慢,但却真的在复苏,所以在2012年的前十个月里,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增加了5.3%。不过美国增加的会被欧盟和日本减少的抵消,所以估计2013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不会显著增长。

由于中国持续经济增长,海外投资的模式也在变化。1978年实行经济改革时,中国是极度缺乏投资的——那时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相当于美国的9%。然而2011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美国的141%——中国3.2万亿美元,而美国2.3万亿美元。早期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作为投资资本的来源,纯粹发挥融资作用,而现在这个作用却不明显了——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还不到国内投资的5%。而且,大约在5年之内,中国对海外的投资量就会与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量持平。

尽管中国不再把外国直接投资视作投资资本的主要来源,外国投资对中国依然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帮助中国加速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另外,外国公司对华投资不再只是想在中国建立一个出口基地,而是更想从中国市场获益,再加上中国与全球经济趋势的相互作用,这三点会决定2013年及未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

很明显中国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当作重点,而且也愿意使用减税和其他激励机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中国GDP世界第二,在5至7年内会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反映生产率的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1%。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还多。所以即使中国GDP与美国GDP水平相当,人均水平也只相当于美国的20%多点而已。中国的生产率想追上那些最发达经济体需要30至40年的时间。因而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最发达的经济体几十年里会在技术、投资和管理方面比中国有优势,所以中国在几十年内都会理性地寻求外国直接投资并在其中获益。

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指导方针发生变化,也反映出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在由融资向技术升级转变。2007年,中国开始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对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投资,如鞋、衣、玩具制造等。2011年,中国最高的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采用了新的外国直接投资指导方针,取代2007年的方针,这一动作也是朝着同样目标的进一步行动。该指导方针称“指导方针的中心是优化外国直接投资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2011年起, 中国不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投资汽车、多晶硅和煤化工厂等工业。相反,像电力机械、互联网设备和其他一些服务业却开始享受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激励政策。现在外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近1000个研发中心,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想要什么类型的外国投资。

中国决策者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改变外国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类型,让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内陆相对贫穷的省份。为此,2008年中国取消了对深圳、上海浦东等沿海地区外国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只在中国内陆一些地区保留税收优惠。中国内陆地区的优势在于工资低,现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超过了许多沿海地区,所以政府对内陆地区的第一要务就是改善基础设施。

尽管中国很明显希望优先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但却无法强迫公司来投资。只有外国公司也有投资意愿的时候投资才会发生。外国投资必须是“双赢”的,否则不会发生。那么中国若达成这些目标,会取得多大的成功呢?

在采纳2011年新规划方案后的第一年,外国直接投资就朝着中国希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2012年上半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整体下降,对制造业的投资急剧下降了12.4%。而对技术集中的产业投入却增加了6.6%。对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投入也在增加——2012年前九个月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的投入达到395亿美元,占了外国直接投资投入总额的47%。同时地域分布方面也发生了好的变化,2012年1月至11月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的投资增加了30.8%。

2013年乃至未来延续的这种趋势享受到很多客观有利因素的支持,但也会遭遇明显的政策危险,可能会毁掉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

有利的情况很明显,也就是为何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多的原因。跨国公司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根据百分比计算。新的情况是,若用美元计算中国市场每年的扩大规模,其远远超过美国。2007至2011年,美国GDP增加了11320亿美元,而中国GDP增加了38040亿美元。中国市场扩大的规模超过了美国的三倍。

这不只是由美国衰退造成的。2011年美国经济已经在复苏,美国经济只增长了6470亿美元,而中国增长了13670亿美元。从2007年开始,中国市场的增长规模都超过美国,考虑到两个国家各自的增长率,可以预见这种情况还会继续。

因此中国不只是出口基地,还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诚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所言:“中国对全球投资的最大吸引力是它的巨大市场。”或如经济学人智库最近所说:“随着中国国内市场优势不断增强,中国将继续吸引外国投资。”正是基于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也要在中国建立出口基地的愿望,截止到2011年底,世界500强公司中有超过480家在中国建立了子公司。

这些趋势明显反映出,决定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是中国经济的整体活力,而非某项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因此2013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主要依赖于其整体的宏观经济活力。

12月18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记者会上说:“实事求是来说,明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面临的总体形势还是严峻的。”他提到:“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投资向其他新兴国家分流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流入东亚的外国投资有21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国,而东南亚相形见绌只有1170亿美元,不过东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却不如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前者增长9%,而后者增长26%。如联合国贸发会议所说:“整体来看,随着中国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东盟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相对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政府若实行了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会严重破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其程度远超于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实行的具体政策。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中国增加国内消费就能促进国内经济,也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这是错误的。不管是国内投资还是外国直接投资,都不是因为有需求而产生——印度就犯了这个错误,印度称它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需求达1万亿美元。只有最终能维持高水平的利润,才能保证强力的外国直接投资或高水平的内资。由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不断放慢,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劳动年龄人口收缩,所以中国面临工资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

理论上来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不断放缓和工资提高的压力并不构成问题。假如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于工资,那么既能保证实际工资增加,企业又能保证高利润率,甚至利润还会不断增加。

但是若想既保证工资不断提高,又要保证生产率不断提高,就必须要保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如果中国经济放缓,或者工资变得过高,那么利润率就会下降,于是外国直接投资就不愿意投进来。

因此复旦大学陈平最近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外国直接投资:“如果中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扩大社会福利、增加工人工资,将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这将有悖于促进消费的动机。”所以,最终考验的是中国维持企业高利润率的能力,以此维持国内经济高增长和外国直接投资高增长。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观察者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