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影视书评 / 正文

卢宝康:让法国人了解有血有肉的中国人

2013-01-16 16:35:39 作者: 卢宝康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郑若麟评论中国发生的时事,实际上将对中国的话语权从部分反华甚至仇华人士、汉学家和记者那里夺了过来,这对加强中法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郑若麟的新书更是以事实来说服法国民众,中国并非一无是处的“专制地狱”。

图片说明:图为法国电视台介绍《平凡的中国人》一书及郑若麟的画面截屏。

文汇报记者郑若麟法语新作《平凡的中国人》为读者客观认识中国打开一扇“窗”——让法国人了解有血有肉的中国人

本报驻巴黎记者郑若麟用法语撰写的新作《平凡的中国人》一书去年9月在法国首次出版,12月再版。这本由法国著名的德拉诺埃出版社出版、且对法国大众传媒产生一定冲击并广泛影响法国公众舆论的论著将法国部分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评论进行了一次拨乱反正,使法国公众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变化中的中国。郑若麟经常应法国电视台、电台之邀作为嘉宾评论和解说有关中国的新闻。他已经成为法国民众认识中国的一个“品牌”。

法国基督教报刊《十字架报》的书评写道:“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在难以计数的有关中国的书籍中,终于有了一本中国人自己写的、视角独特的书……”,“这位懂法语且对法国着迷的记者为我们提供了他本人对自己国家的思考,并一一指出西方人对中国常常会有的带有偏见与局限的观念。他强烈地期盼唤醒读者,并为他们提供理解其祖国的最基本的钥匙。”

法国另一本著名的知识分子精英杂志《两个世界》也发表书评:“郑若麟以幽默、调侃的笔调来介绍‘谜一般的’中国人。如果说西方作者擅于诠释中国人是怎样体验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央帝国三十年来是如何蜕变的,郑若麟则致力于剖析其同胞的个性、习俗和传统。他不是将人作为国家的某种背景来介绍,而是将其置于24章文字中的核心地位。”“他的书实在引人入胜!”

法国是一个图书出版大国,每年出版各种书籍6.7万多种,平均每季度1.6万多种。而9月份是每年出版的旺季。仅小说就有近千种,涉及中国的书也有几十种。《平凡的中国人》受到法国媒体的关注,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法国《人道报》、《解放报》、《Les Inrockuptibles》、《月刊》等报刊刊登了书评;法国欧洲一台、France Inter、法国文化台、RFI等电台以及法国电视三台、五台、电视TV5 Monde、法国BFM新闻台、法兰西24小时台等电视台也介绍了郑若麟的书,有的直接采访其本人。一本由中国人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能够在法国得到媒体如此青睐,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郑若麟评论中国发生的时事,实际上将对中国的话语权从部分反华甚至仇华人士、汉学家和记者那里夺了过来,这对加强中法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郑若麟的新书更是以事实来说服法国民众,中国并非一无是处的“专制地狱”。郑若麟在法国《世界报》、《解放报》、《两个世界》、《杂志》等主流媒体上都曾撰文阐述与法国主流媒体不同的有关中国的观点,这在法国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是非常鲜见的例子。

尽管郑若麟出身在一个法国语言文学世家——其父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永慧,最近刚刚逝世,享年95高龄——但他也承认,直接用法语写作实在是一桩难事。在整整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忙于新闻报道工作之余的郑若麟基本没有任何其他“娱乐”和“休闲”,全部时间都用来撰写这本书。郑若麟之所以知难而上,正如他所说,“要让法国人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必须直接用法语来表达。因为中文的思维方式与法语相差太大,翻译过来照样很难令法国人真正领会。”郑若麟举了“龙”的译法为例。龙在中国是一个褒义词,龙呼风唤雨,为人类造福,所以中国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中国人自谓“龙的传人”。然而将“龙”翻译成法语的Dragon,却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因为dragon是一个贬义词,是恶的象征,是一个吐火毁村的恶兽。当法国人读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时,在潜意识里中国人的形象就滑向负面,这是很多中国人所没有意识到的事实。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直接用法语写书,就是用法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写作,可以完全避免这类“误解”。据法国出版商介绍,这是近年来法国出现的第一本由中国人直接用法语撰写的政论书,这也是吸引法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文汇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