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胡鞍钢:四化同步破解中国四元结构

2013-01-16 09:27:22 作者: 胡鞍钢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中国所呈现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因而未来演变也是十分独特的,它的基本方向就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一体化、农村内部一体化,即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同化和现代化。从而不断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未来中国城乡一体化之路,需要朝四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日前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的演讲引起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注意。他在演讲中提及的“四元结构”令人耳目一新。限于演讲时间,这个话题他没有展开,会后,当本报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就有了这篇专访。

胡鞍钢认为,中国社会目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乡 “二元结构”,而是由农村地区的农业部门与乡镇企业部门、城镇地区的正规部门与城镇非正规部门组成的双“二元结构”,即“四元结构”,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道路的独特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这就指出了通过四化同步发展来破解四元结构的新思路。落实到公共政策上,也就是未来中国城乡一体化之路,需要朝四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既是“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的基本思路,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选之路。

认清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道路的基本线索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很容易理解,现在大家也都是这样表述的。怎么理解你说的“四元结构”?

胡鞍钢: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农业经济、传统农村社会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如同党的十三大报告所言“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但是中国还是远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要复杂得多,因此党的十三大报告不仅指出了城乡二元结构,还阐述了多方面的二元结构,已经突破了发展经济学一般的理论和特征,因此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二元结构特征同时存在,这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就是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针对中国实践的复杂性、多样性,二元经济理论对于解释中国而言的确是过于简单了。

我们是从2000年就已经注意到中国城镇的二元结构,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出现了二元结构,一是正规就业,通常是以正规部门的就业职工为主;二是非正规就业,这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以及未被统计的就业人数,主要是大量的农民工。而后又不断研究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就业。

正式提出四元结构的概念和定量分析是我们在2012年 《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现代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 (1949—2009)”,很快该文就被《新华文摘》转载。我们从实证的角度计算并验证了四元结构。

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超越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实践,根据中国特有的四元经济结构来分析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之路。它的确不同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包括发展中大国)的轨迹。它经历了一个从二元经济结构到三元经济结构、进而到四元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新华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