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安庆仁: “格物致知”害了中国两千年

2013-01-04 14:05:16 作者: 安庆仁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就有不同的含义。例如,过去政府常说“让利于民”,前后讲了三十年,但最终草民百姓发现,这个“利”政府并没有人给自己这样的“民”,而是让给了办企业的“民”。“十八大”后,政府还讲这句话,而这一次草民百姓乐了,因为这次“让利于民”的“民”是特指我等草民百姓。

“格物致知”的社会学含义,正如“让利于民”这句话,要想吃透这句话的精神,必须分析它出自哪些人的口中。现在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是,这句话最早出自《礼记·大学》,——儒家的经典著作。那么既然是儒家的观点,这句话跟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肯定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大家都清楚,儒家从骨子里蔑视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斥道家发明创造为妖术,所以即便有人将“格物致知”这句话转用于自然科学,也是狗肉贴到羊身上而已。

伟人毛泽东曾说,每一种观点,每一种立场都打着阶级的烙印,“格物致知”这句话就打着奴隶主阶级的烙印。春秋末年,由于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兴起,奴隶制社会关系开始土崩瓦解,有些奴隶主的后人过惯了国家供给的生活,一朝没了经济来源,就像辛亥革命后的八旗子弟一样,穷困潦倒衣食两难。比方说颜回,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舍不得放下奴隶主的臭架子,最终活活被饿死。

正因为这个缘故,奴隶主贵族们疯狂的反对新兴的封建制度,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甚不惜发动军事政变,但政变遭到失败,子路本人也在政变中丧命。后来见政变代价高昂、成功率低,而且还遭到了“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奴隶主贵族子弟们只好改变策略,凭借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仁”、“爱”思想,四处忽悠诸侯王们。所谓“仁”,就是对他们这些奴隶主贵族后代要“仁”,所谓“爱”就是要爱他们这些奴隶主贵族的后代,那么怎样才能具体做到这个要求呢?

办法倒也简单,——“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就是告诫诸侯王们要克制自己,不能像季孙氏那样乱了规矩,“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潜台词很明确,你们有几个臭钱,就敢跟我们平起平坐,让我们如何能够容忍?所谓“复礼”,就是全面恢复礼制社会,巫老大、君老二、王老三、一般世袭奴隶主是老四,读书人是老五,老六才是你们这些土包子财主。再后边的那些草民、奴婢就要另算了。所谓“格物致知”,其真正的猫腻就在这里。

“格”,《说文》的解释是:长长的树枝,古人用“格”架构牲畜圈、制造尺子、容器等,古代笛子等吹奏乐器的格律就是这么来的,后引申为法式、标准、规格。还有一种意思,是指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分开,亦即分门别类,所谓“格物”说的就是这回事。“格物致知”的字面意思是,把混在一起的事物归类划分,每种不同事物的性质、用途就明确了。但这句话真正的用意,与自然科学毫不搭界,在儒家的观念里,从来就没想过研究自然科学。至少在这句话诞生的那个时代,是纯粹的社会学概念,目的就是把人区分开。

王阳明可谓一代大儒,为了证明儒家思想与自然科学并不矛盾,依照《大学》的指示精神,拿他们家的竹子做了一次“格物致知”的伟大实验,他坐在院子里苦思冥想的等了七天,最后那些“格物”的竹子,也没能如约给他“致知”的结果。连大儒王阳明都整不明白,这无疑说明,儒家所谓的“格物致知”,跟生产没关系,跟科学没关系,跟道家、法家、墨家都没关系,只跟人有关系,根本目的,是要把社会按照严格的儒家规则分成三六九等,并由此贻害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两千多年。

事实上在奴隶制时代,“人”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人”,在社会学层面具有完全的人类属性,但在奴隶制社会,“人”其实是“奴隶”的代称,那时的“人”字,是弯腰匍匐劳动的形象,跟“马”没什么区别。奴隶制社会把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按社会礼制规则分成不同的群体,排序是:巫、君、王、仕、绅、商、民、人。人是最末等的,也就是奴隶。“民”指的就是今天的普通老百姓,做工或务农,“民”与“人”的区别是,“民”有在鼻子旁边眼睛以下刺青的权利,而“人”要是敢这样做,那是要杀头的。

中国政法大学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让人看了只笑这校训荒唐,儒家和法家格格不入,即讲“厚德”、“格物”,又如何讲“明法”、“致公”,两者岂不矛盾呼?况且《大学》里讲“格物”就是“明德于天下”,这是赤裸裸的宣扬皇权意识,与法治精神完全背道而驰。爱米兰自己不懂求教与别人,然而叶公好龙,当有人给她解释清了,又嫌人家栽她的面,果然是被人抬爱惯。不错,老安也许是黄口小雀,却不曾信口雌黄。

责任编辑:仲燕
来源: 博客日报
相关推荐: 中国名利百姓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