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周小平:《自卑的牧童》——关于蒙牛困境的思考

2012-11-04 22:04:17 作者: 周小平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自卑的牧童》--关于蒙牛困境的思考

--小企业有投机的空间,大企业没有退缩的余地。

@周小平同志点此一键转发此文

周末应邀参观了蒙牛。现代化的工厂,巨大的总控室,少数几个穿得像生化兵一样的工人在近乎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随机抽检。一切的一切,和我没到访蒙牛之前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单从工厂而言,蒙牛和世界上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乳品企业相比,毫无问题。甚至它的设备、奶源、奶牛待遇、牧草产地比大多数“洋奶粉”更为先进和可靠。但是,毫无疑问,蒙牛有问题,而且有很大的问题。

蒙牛的问题,就是自卑!

在参观蒙牛的过程中,蒙牛一直试图在向我们阐述他们的产品是多么的安全。而今天的蒙牛人证明自己质量好的方式竟然是“挟洋自重”。他们不断地强调:“我们这个产品线换成了欧洲的,我们这个生产线是进口的,我们那个包装线也是西方的,所以我们是好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蒙牛的好感在地消失。如果说我之前对蒙牛的好感是因为牛根生的自信和刚强的话,我现在对蒙牛的反感则是因为其所无处不在的那份深深的自卑。

蒙牛的规模已经不在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乳品企业那么简单。某种意义上来说,蒙牛是民族企业巨头中的一份子。它做什么,它想什么,将深深地影响很多很多的国人。但是如果蒙牛的选择是主动向着洋人跪下去,那我们这个民族还能指望这个所谓的民族企业带领我们自强之路吗?我对此深感忧虑。

蒙牛的员工在对我说起蒙牛最近被“爱氏晨曦(丹麦)”收购了一些股份的时候,表情竟然是洋洋得意的。似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份自信,就像溺水者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们说:“你看,我们现在被这个欧洲品牌收购了股份,所以他们的管理经验将带来蒙牛质的飞跃!所以你们要相信我们的产品质量”。

至此,周小平终于明白了蒙牛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它那份刻骨铭心的自卑。当初牛根生声泪俱下的那份坚持,所拼死抵抗的国际资本,如今反而成为了蒙牛引以为傲的新主。我不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我认为资本的正常往来是没问题的。蒙牛可以接受外资,只要不被控股就没问题,但是蒙牛不应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如果,如果蒙牛说:洋人可以带给中国人幸福。那么我们应该问问从晚清到1949年的两百多年间,我们死去千百万同胞在天之灵认不认同。

如果,如果蒙牛认为:洋人强,则蒙牛强。那么,我们更要问问几千万希望站起来傲视西方的中国新青年答不答应。

中国,像牛根生、柳传志、任正非这样的老一辈敢于担负的中国企业家,迟早要放手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企业。中国的年轻人一代企业掌门人迟早要接过这些老一辈人的重担,替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撑起一份安全、自信、强大的天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幸福地生活。但我今天看到的是什么呢?蒙牛今天交出来的又是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如果这就是蒙牛人,所谓的新蒙牛人交出的答卷。那么当共和国的第一批老人、当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老企业家渐渐离开我们之后,我们如何相信他们选定的接班人会继续为我们撑起这个民族的未来?

柳传志说得对,一个企业当它的规模足够大了以后,它应当肩负起一些别的使命。这个使命是在它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之外的使命。当年联想的自主品牌ideapad一片骂声,当年华为的产品也被西方人嘲笑为垃圾。然而时过境迁,联想不仅收购了IBM,而且充分吸收消化其生产线技术,在笔记本市场上打得惠普、戴尔找不着北。没有人再认为洋品牌戴尔比国产的联想好。联想凭的是什么??而华为一步一个脚印,在全世界把思科打得鸡飞狗跳,导致思科不得不向白宫求救,希望美国政府出手干预市场,用不正当竞争狙击华为。没有人会认为华为的产品不如洋思科。华为凭的又是什么??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媒体从不围攻联想和华为的原因。只有强者才会得到世界的敬畏的尊重,而弱者即便跪地求饶,即便认了洋爹,也照样会被人鄙夷和胖揍。

蒙牛如果真的一心是为了这个民族的民生和健康着想的话。至少应当做以下三件事:第一,投资中国的生产线研发企业,争取尽早研发出超越西方的乳品生产线,彻底把定价权和食品安全核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给中国人更便宜更实惠产品。 第二,认真对待媒体,认真对待微媒体,不要希望消费者来主动理解蒙牛,而是蒙牛要自己主动去理解消费者,向一个时尚现代的乳品企业迈进,不要抱残守缺。 第三,投资或参与公益、文化领域。认认真真做公益,认认真真做文化。蒙牛必须要像联想和华为一样,做一些让中国人骄傲的,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让中国人欣慰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是浮躁的也是盲目的。因为在大多数的跪着的时代,少数先站起来的人会被视作异端。人间正道是沧桑,只希望蒙牛能继续当年的老黄牛精神,倔强而踏实地前进。我们这个时代,周小平只是在微博上说了两句关于中的公道话就被戴上了“五毛”的帽子。三一重工用科技和实力铸造未来,反而会被人围攻和漫骂。无数的中国妈妈甘愿冒着被骗的风险通过淘宝,花上20倍的价钱去“代购”所谓的“洋奶粉”,尽管事后证明那些产品的质量还不如国产…

但我们就身处这样的时代,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样的时代必然会赋予蒙牛这样的大型企业一个历史重担,就是重塑民族自信心。所以蒙牛不能选择退缩或者偷奸耍滑、挟洋自重。

小企业挂个洋品牌就能招摇撞,赚大钱。而大企业如果选择依靠洋主子,最后就只能自卑自贱,惨淡收场。因为小企业有投机的空间,大企业没有投机的余地。只要蒙牛敢于再次拿出老黄牛的精神,坚定自信地扛着压力走下去,必然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如果蒙牛继续像今天这样下去,默默消亡也不足为奇。

背景资料:

我对蒙牛最早的网络印象来自于当年蒙牛在面对境外资本收购股份风险时,牛根生声泪俱下地写的那一封求救信。 他说:“蒙牛是一个民族企业,蒙牛服务的是这个民族的健康。”是啊,蒙牛是做食品的,而且是奶制品,所以它关系到的是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牛根生为什么当年要发出那封求救信?就是因为蒙牛的定价权和品牌话语权不能落到欧洲人手里。

2008年,10月18日,牛根生向发出了一份“万言书”称:由于“由于股价暴跌,导致我们抵押给摩根士丹利的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制谎言,对蒙牛进行恶意诋毁,张口以待……能不能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 当天为了避免让蒙牛“遭到外资恶意收购”,包括柳传志、俞敏洪、傅成玉等都给牛根生提供5000万~2.5亿元不等现金,另外田溯宁、江南春、马云、郭广昌、王玉锁等人都打来电话,表示随时随地予以现金援助。

周小平记得这件事在当时很令我感动。一方面是因为牛根生的个人魅力,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家身上那种民族气节。然后四年过去了,所有的乳品企业都从“三聚氰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唯有蒙牛不断深陷,在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围剿中日渐艰难。而牛根生早已离开蒙牛,这一消息几乎没有被报道。

牛根生,从一个伊利的洗奶瓶工人成长为一个乳品巨头的创始人、掌舵者,如今他为什么离开?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作为一个消费者、一个媒体从业者,我很想知道点什么。但蒙牛似乎不愿意谈起他。只是简单地说:“牛根生早就不在蒙牛了,现在还有人问牛根生在蒙牛做什么职位,这不是笑话么?” 说真的,这种对创始人的这种态度令我感到心寒。一个企业的创世人,应当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美国著名连锁快餐肯德基的创始人极为保守,在快餐时代已然坚持要慢火精炖每一份汤。虽然事实证明他的理念过时了,但肯德基依然给予了他相当的尊重。如今每一家店,每一份产品上都印着那位固执老头的肖像。

也许牛根生有他离开蒙牛的必然。但蒙牛,你想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你?

责任编辑:李卫公
来源: 四月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