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杨锐:警惕右派幼稚病

2012-11-30 13:55:26 作者: 杨锐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内忧大于外患。所以,我们的国际形象首先是自己国内形象的塑造,公平公正与和谐。我们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明乎此理,我们也就成熟和坦然了,面对外界善意的批评或恶意的攻击我们就会从容而优雅地面对,不会情绪化,更没有必要慌乱。

 

最近国际舆论,特别是国内民意在议论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能力,我受《环球时报》国际版评论部约稿,在周日下午草草记下如下文字。是为序。

中国人爱面子,甚至有了穷家富路的说法。中国人爱面子,所以有家丑不外扬的习俗。当然,中国人也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国格和人格。东方社会的政治文化更有等级森严,愿意关起门来自省,不希望接受来自外部和下级的批评。孤立地看,我们都能接受和理解,或一笑付之。但是,放到全球化大的背景下,如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接受,这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门必修课。想不明白,做不到位,就会不及格,有损国家利益和安全。

上述的中国形象可以细分成中国人的形象,和一个民族与政府的整体形象,也可以分成文化中国,商业中国,政治中国和中国人的中国四大类。而不管如何分类,受人尊敬的国家形象比如德国就是突出两个字:责任。而责任的背后是价值观。文化中国的形象从饮食,中华医药,建筑琴棋书画和文学都是中性的,容易被西方接受和尊重,虽然在全世界大跃进式的孔子学院的建立从运营上说有许多挑战。商业中国形象总体是成功的,虽然两位数的GDP和巨大的外汇盈余带来诸多后果,如环境和贸易摩擦。政治中国和中国人的海外形象最有争议,虽成龙,李连杰和章子怡在好莱坞的卧虎藏龙也无法挽回大量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端举止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民平均素质低下是个长期困扰我们国际形象的灾难性话题。

我从事央视英语电视对外国际传播凡二十载有余,不断认识到,价值语言是走向大同和相互尊重文化差异的核心理念。否则,道不同者,不相与谋。追求幸福,民主和自由关乎人的尊严,从直立行走开始,我们就在追求从制度和实践中丰富与发展关于大写的人的尊严和正面形象,国家形象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石之上,不分党派,民族,宗教和肤色。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政府和民族的形象都是粗暴的和不受尊敬的。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三十年的就是重建人的尊严,重建文明和重新思考的三十年。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和谢晋导演的三部曲《牧马人》,《芙蓉镇》和《天云山传奇》就是对封建的极左路线,和对动乱的反思与批判。审美的回归如同常识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它伴随着向西方的开放和学习。人和制度的现代化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成败关键。这是价值层面的超越,是对封建农耕文明和它的附属品,极左路线的否定和超越。提出脱贫致富,三到四亿人跳出了贫困线,还有一亿五千万。但是深圳的速度让我们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滋生了重商主义,也导致三十年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偏,忽视人文教育,忽略精神文明的耻感教育。谈论信仰和诗歌竟成为社会大部分人冷漠和嘲笑的对象。被公认为理想的和谐与公正社会楷模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朴素的北欧人,一定玩命摇头,大惑不解:理想主义在中国已经成为快餐文化和利益驱动时代的挽歌和极少数孤独者的内心独白。这个社会的病态和三俗就此产生。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国家形象和反三俗,其实是否定之否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是历史的进步。毋庸置疑,世俗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通过商业和娱乐方式回归人性,无可厚非。可是,越雷池一步就是庸俗化和低俗化。固然社会可以多元,民意可以多样,但是主流媒体需要自律自省。这是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四月网
1 2 3
相关推荐: 幼稚病杨锐右派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