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张兰改国籍 中国媒体的命题:爱国与富豪财产安全感

2012-11-30 11:05:52 作者: 徐达内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相比于指责张兰,这份获人民网、网易、齐鲁晚报等各路媒体转发的文章更希望大家思考的是:“在中国,张兰有了财富,也有了商人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个人‘政治保险’之一的政协委员身份。但是,所有这些,都没能留住她。而这,才是值得张兰以外的人们深长思之的问题”。

新十年即将开始。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精神的宣讲,已经到了《有忧患意识,才有清醒头脑》。李克强昨天“草根组织最清楚艾滋群体实情和诉求”和今天对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又获媒体力推,新闻晨报和央视网分别许以头条。但有多少人在正式媒体上对习李新政表露渴望,大概就有多少人在微博论坛中嗤之以鼻。

更狠的还在后头。虽然东方早报等多份都市报、证券媒体今天均选择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财经》杂志年会是“避谈股市破2000,只说一句‘我充满信心’”作为重点报道,但更加让网民印象深刻的还是不可能获准刊发的一段话。据多位旁听者声称,任志强,这位地产商、老共产党员、拥有超过一千万新浪微博关注者的名人,昨天转发评论该杂志总编辑王波明“不改革风险比改革风险更大”的开幕辞时,公开预测“不改就没有十九大”。

不过,随便各位是悲观还是乐观,反正张兰是等不及了。

今昨两天,多家媒体均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官方微博27日发布内容,即“经朝阳区政协核实,确认张兰已于2012年9月17日注销了中国户籍。朝阳区政协与张兰本人取得联系,并于11月26日收到张兰因国籍变更愿意退出朝阳区政协的文字申请。目前,区政协正在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工作。”

这算是对沸沸扬扬的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国籍门”的阶段性答案。10天前,根据北京各路媒体集体报道,因为一桩民事诉讼案件,朝阳区法院始终联系不上被告张兰,邮寄给她的起诉书和传票也被退回。经法官向张兰户籍地派出所核实,张兰已于9月17日注销户口。故而法院借助媒体“喊话”,希望张兰尽快与法院取得联系。

“法官进一步向张兰户籍地派出所核实后得知,张兰已于今年9月17日注销了户口,现身份情况不明。据记者了解,通常只有两种情形会注销户口,一种是人已死亡,另一种是变更国籍”——北京晚报19日刊出的这段话算是开启了“国籍门”。

跟进的还包括央视。新闻1+1为此专门制作《企业家移民:要不要增加透明度?》,编导们除了引用张兰之子汪小菲“我母亲近期因膝盖严重发炎,在国内医院卧床接受治疗”的微博回应外,亦旧事重提这位女企业家当年的爱国表述:“早年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炼的张兰,1989年去了加拿大,据说每天要打六份工,1991年她带着两万美元回国开了个小饭馆,张兰事后回忆说,她其实是放弃了马上到手的移民证从加拿大回到北京的。”

“我是中国人,我的骨子里流着中国人的血;当我把手放在胸口上时,当要我宣誓永远忠诚于加拿大的时候,我发现我做不到,我只能效忠于自己的国家,因为我是中国人;那一刻我想冲上台去,站在这里,自豪的说:我们中国人应该忠于自己的祖国”——的确,就是这段张兰在2010年做客凤凰卫视访谈时的爱国宣言,让太多人不忿,而这位女企业家仍名列朝阳区政协委员的情况,更激发网络发言者冷嘲热讽,比如“其实我倒是比较好奇她目前是什么国籍,主要是想看看到底是那个国家干涉了我国内政”、“如果连国籍都换了,谁能保证他们能为这个国家做事为人民说话呢?”

朝阳区法院得知一名自称张兰代理人的男子来电确认张兰已不是中国国籍后,环球时报也在22日加入围观。评论员单仁平在《名人改国籍带来一言难尽的触动》中写道:“俏江南董事长张兰获取外国国籍的报道不胫而走,又一次打翻了很多中国人心中的五味瓶。尤其是张兰身有政协委员的头衔,她这样做‘合不合法’、‘合不合情’都很有争议。近年来不断传出名人获得外国国籍的消息,舆论莫衷一是。”

建议全国政协就政协委员是否“都必须是”中国国籍做一次全面的阐述后,这份人民日报子报声称:“我们认为,各类名人公开自己的国籍应是一个大趋势,但这同时应当是中国社会公开透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情况下,个人信息的公开还是应该从官员做起,官员做到了,名人们的压力就会增加。让名人带头做公开个人信息的表率,似乎不太妥当。但我们同时认为不应干预舆论对名人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个人信息进行‘揭私’,由于公众对这方面的兴趣很大,媒体也乐于这样做,这不是件难事。名人对舆论的这种‘揭私’是否配合,关系到他们的声望和众多利益,因此围绕名人的国籍问题会在中国社会中自然达成平衡。”

不过,单仁平也要承认,“中国企业家和其他名人改变国籍的情况比很多国家多,这不能不说是令这个国家和人民尴尬的事,但这也是中国国家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真实写照”:“或许我们不应该批评改变国籍的名人,我们甚至应当借此反思是什么使中国遭到了他们的‘离弃’。但毕竟有更多的名人选择留在这个国家里,与人民大众共承同一个中国的未来。改国籍的名人带给了一些国人不舒服感,这也是事实。个别名人拥有双重国籍,还有人悄悄改了国籍,但继续用公众对他是中国人的印象支持他在中国大陆的事业,前者是违法的,后者构成行为不道德的嫌疑。”

的确,面对“个人资产超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移民,还有47%正在考虑移民”的调查数据,有些国人很不舒服,所以,东方早报要由朱建安劝说一句“有些企业家要移民就由他们去吧”:“残酷的市场竞争,更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优胜劣汰。留下来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创业理想的企业家,不断涌现出来的是扎根中国、不安于现状的勤劳创业者。只要留下来的企业家对未来还有信心,只要创业激情还在,一些企业家移民有什么好担心的?”

作为中央级党报下属网站,光明网倒也要代为辩护——《俏江南老板张兰应该有“走”的自由》。对于那些以“道德标签”指摘张兰的人, “轻飘”是评价:“随意贴出的这种标签,在万千个人出于各种原因的考量和选择面前而退居其次,反倒衬托出了其轻飘”。不过,评论员也记得张兰同样曾如此指摘他人,所以称其被批也是自食其果:“人们对其移民出走举动的不屑,也正是由于张兰自己曾随意拿着‘爱国’的标签到处乱粘”。

相比于指责张兰,这份获人民网、网易、齐鲁晚报等各路媒体转发的文章更希望大家思考的是:“在中国,张兰有了财富,也有了商人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个人‘政治保险’之一的政协委员身份。但是,所有这些,都没能留住她。而这,才是值得张兰以外的人们深长思之的问题”。

作家冉云飞在微博中给出他的答案,“她(张兰)和许多商人一样深知在中国财产和人身的不安全。他们害怕自己的财产和人身之不保,但无法舍弃在中国轻车熟路的挣钱套路。既安全了,又还能继续在中国与官府合作挣大钱,同时还能占参政之席位。中国烂透了我一逃了之,赢家通吃精妙如斯已非个别”。

洞悉民意纠结所在,南方都市报前天终以《张兰国籍争议:一个被吐槽的符号》言说此事,在承认“如果目前张兰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之下,人们的讨伐注定将非常虚弱”后,强调“应然是一个问题,实际如何又是另一个问题”:“对多数普通民众来说,张兰不过是一个符号,哪怕也许事实上张兰如同其子所描述本来是一个“爱拼才会赢”的励志典范,进入人们视野的却只是这个女子轻易地将企业类型从内资企业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频繁地把公共空间作为秀场,乃至利用参政议政平台扩张自己的声音,直到最后又巧借国籍变更而获得利益。在人们眼里,张兰这样的符号之下,活跃着一个似乎永远如鱼得水永远不会失败的人群,他们往往拥有更多资源和更多上升的机会,尤其重要的是,人们坚信,这些机会的分配原则并不公平。”

“也许网民们热议张兰会让精英人士困惑,消除隔膜的方法并不复杂,无论精英或草根,重要的是给他们公平的机会”——南都此论,应该也是想说给张海迪听。比起张兰,这位官方树立的“身残志坚”正面典型身陷“国籍”之争倒不是十天八天的事了,昨晚20时,她通过微博发布回应:“最近,又有我的国籍的谣言疯狂散布,把我从德国又编到了日本,还编造了像大片一样的情节,真的荒唐又可笑。就在前不久,我刚刚参加十八大,并且是主席团成员。十八大代表是层层严格选出来的,外国人绝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金融时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