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张旭东:中国文化的根源——传统在未来

2012-11-25 12:33:29 作者: 张旭东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大学里面应该恢复读书的气氛、讨论的气氛,帮助青年人群体去构建一个以经典文本为基础的知识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搭建一个基本的传统文化框架。而这样的氛围,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上去研究、创新。不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即便中国最好的大学,也只能是处在低端的学术知识复制阶段。这样的大学无论排名如何、每年生产出多少篇学术论文、消耗掉国家多少资金投入,也不可能培养出有文化意义的、能参与到有关当代中国文化的思考和建设当中去的人。

 

中国的崛起,显然需要文化的支撑。

当前,整个社会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变和转型之中,多元思想和价值的出现、原有信念和规范的瓦解。这让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文化、如何实现文化的崛起,充满疑问。

而且全球化已势不可挡,中国文化的崛起基本不大可能是自顾自的言说,而必须要处理甚至重构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张旭东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建立中国自己的评判标准,而且要有更高的高度。

很显然,提升中国文化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而如张旭东所言,大学在这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文化需要自己的评判标准

21世纪:谈到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提到莫言在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这个奖之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是中国文化的成功,还是中国文化成功赢得了西方认可?

张旭东:文化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我感觉这么问对莫言个人来说不见得公平,因为我们并不能要求一位当代作家为中国文化的意义负责,也不应该以一个文学奖项来作为西方承认或不承认的依据。中国文化的意义,首先取决于当代中国人自己对自身传统的理解,取决于当代中国人今天的集体性选择、行动、成就最终展现出什么样的形象、品格、能力和价值。所以这是一个总体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文化”问题。

不过我们可以把问题集中在一个更具体的方面:这就是在以全球化和美国实力和价值观为主导的后现代“普世文化”的大语境里,中国如何作为一个新的历史主体表述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以自己的,但却能感染和打动他人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形象、讲述自己的故事。莫言文学上的成就,自然和这个大问题有关。

我想在创作领域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人在今天能不能建立起自己的评判标准、一个意义生产的框架。所谓“自己的”,是指这样一个评价、判断和生产意义的系统并不依赖于一个外在的参照系或“更高、更普遍”的标准,而是立足于“我的特殊性本身就是普遍性”这样的民族个性。不言而喻,这种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个性才是文化的真正底蕴。这种个性能否成立当然需要历史的前提,撇开经济、社会、制度等具体因素不谈,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一个实践中的民族是否在行动中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具体历史情境或情势中已经走到历史运动的最前沿,已经在特殊的环境下在为人类普遍理想带来全新的可能。

从这个标准看,今天我们在中国文化领域面对的许多标准显然不是中国人制定的,而是不得不服从于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标准。以别人的标准为参照做出来的东西,在器物层面上行得通,但在文化层面上就是仿作和赝品。因为它自觉不自觉地会变成做给别人看的、为别人的目光、承认和褒奖而做的东西,而它的意义当然只能从评判它的那个意义生产的系统里产生。思考这个评判标准问题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想我们还不到具体地谈论“如何确立我们的标准”的时候。现在一个比较诚实的态度,也许是廓清这种基于自身社会文化特殊性的普遍性标准本身的几个基本要素。

我刚才其实已经提到了一个要素:在自身具体的历史境遇中处理普遍性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里其实有一个现成的成功的例子,这就是中国革命。中国革命是近代中国人在自身历史境遇中面对种种危机做出的激烈的求生反应和理性选择,所以它是具体的、“在地的”;但它所涉及和带动的理念,诸如阶级、民族、国家、正义、平等、自由、尊严等等,却属于所有人,是普遍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由中国革命界定的当代中国无疑是走在历史最前沿的。这不只是在“发展”意义上看,而也是在文化意义上看,因为一种新的关于人的想象、一种新的民族性格(即我们前面说到的“个性”)、一种新的关于“人”的概念和定义,都将在这个历史的新边疆之中被产生出来。

中国文化生产,即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形象、符号、故事、意义的生产怎样能达到中国革命已经达到的历史水准,才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面对并接受的最大的挑战。话说到这里,我其实不太明白今天的中国知识界和文化界为何如此不自信,为何常常惶惶然地去别处寻找评判标准和意义框架。在我看来,当代中国实际上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而且这种创造性在它出现之处和出现之时,都已经带着它自身的评判标准:它们都不是在既有的条条框框的祝福下诞生的,这包括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条条框框、革命父辈的条条框框,也包括西方的条条框框。但当代中国文化和知识生产的确远没有达到实践领域里已经达到的丰富性和强度。但这也告诉我们,我们寻找的那个“普遍标准”不在外面,就在我们脚下,在这片土地上,在今天中国人的实践过程中。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1 2 3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