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五星耀五环

2012-08-20 09:39:00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对于奥运会期间的纷争,应以国际政治的视角,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分析,才能看穿一些斗争的策略和本质。

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闭幕已经六天了。整个奥运会引起的各种争议,这里不再赘述,只是就由这些争论引发的关于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的一些思考,在这里梳理一下自己的意见。

回顾若干争论,其实可以聚焦在三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体育竞赛的锦标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第二,如何认识中国对于国际规则的话语权斗争中的具体策略?第三,如何认识一些人对于体制的批评?这里就简单地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一,体育竞赛的锦标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显然,所谓“只有某种制度的国家才重视体育锦标”的说法,已经被各个国家发生的实际情况证否。在这个产能过剩的时代,每一个项目的专业人士群体,为了自己的小集团利益,从来不吝于以最极端的语言,强调体育竞赛的锦标的意义。事实上,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一种言论,将奥运会的奖牌排行榜上的位次,作为体制有效性、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倾向,对西方社会而言,更多是一种意识形态狂热与专业体育集团利益的商业化结合的结果;而对中国而言,则是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的。

毋庸讳言,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不同于西方的体制,进行西方遥遥领先的现代化进程的赶超的历史。只要这个赶超还没有最后成功,对于这个体制和道路的有效性、先进性的质疑,就会一直存在。而证明、强化这种有效性、先进性的焦虑,将始终存在于中国的建设、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比之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赶超,选拔一部分具有专项天赋的尖子,经过刻苦、科学的训练,凭借体制的优势,对训练和比赛进行精心组织,最后取得国际比赛的锦标,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和优化、强化中国的体制的有效性、先进性的效费比最优的方式。这就是中国竞技体育运动强调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特定内涵。总体而言,中国竞技体育运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入,且优势项目一直排斥相对“松散”的市场化机制,坚持“僵化保守”的举国体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重新进入奥运会之后,既坚持了苏式体制的基本模式,又引进了具有辅助作用的一些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且凭着逐渐增强的经济实力,积极进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技术交流,以巨大的人口基数确立的选材面为依托,在西方领先的,在主流体育界有重大影响的领域,也取得了竞技水平和成绩的巨大突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主流社会,感受到了来自奥运赛场的中国体制的威胁。这种威胁,是双重的。就国内而言,随着中国在西方传统占有优势的项目,而非原来的奥运争光计划规划的“小巧难女少”项目取得突破,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体制和体质的信心,将会越来越强,相应地对于西方的崇拜,将会迅速流失。这实际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社会内部的软实力的流失;就国际而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处于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逐步确立起向中国学习,立足于自身国情,基于自身优势,向西方学习、引进,最终实现赶超的信心。这将是中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理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西方的软实力不断被削弱的过程。

概而言之,以体制的独特优势,争取体育比赛,特别是奥运会这样的最高水平的综合体育赛会的锦标,或者取得明显的成绩的突破,增强全民和全世界,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的体制机制的信心,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国家的硬实力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而言,就具有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效费比最优的战略性意义。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中国对于国际规则的话语权斗争中的具体策略。这一点,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中,难得的两边不讨好的一个“槽点”。一边认为,中国代表团对于一些明显对中国运动员不公的裁判和处罚结果,没有据理力争,对不起运动员付出的辛劳,更有失于自己的职责;另一边则认为,对于个别代表队的明显有违奥林匹克精神的战术安排,代表团的处理是轻描淡写的,实际就是鼓励一些人只要拿到金牌,就可以“遮百丑”的投机心理,这是畸形的锦标主义的集中体现。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呢?

来源: 四月网
1 2 3 4 5 6 7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