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四月观察 / 正文

中国为什么要保护耕地?(2)

2012-05-31 11:26:43 作者: 党国英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既然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从技术要素看还比较乐观,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耕地?我以为有三个“硬道理”。

第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会发生结构性下降,一部分山区耕地会逐步退出耕作,因而存在很大的粮食减产因素。据我调查了解,山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是平原地区的一半,以后还会降低。我们将越来越依赖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保护平原地区优质耕地非常重要。

第二,中国不缺建设用地,没有必要滥占耕地。根据其他研究者提供的资料,我国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土地的占用量是日本的8倍左右,土地低效益使用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也很低,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不到3000人。而上海市的核心区在1949年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6万人。一些省份几乎每个县都有省级开发区。北京市就有几十个高尔夫球场。就连天津、上海和广东这样的地方,也不能说缺少建设用地,问题只是已有的建设用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全国农村的非农占地问题也很突出,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适当合并(山东德州已经开始了),节约1亿亩地不成问题。这个数量足够我们今后几十年搞建设使用。有这么多的土地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我们为什么还要滥占耕地呢?

第三,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耕地不嫌多,只嫌少。使用化肥、农药,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虽然可以大大提高亩产量,但却极大地付出了环境代价。据专业人士考察,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现象屡屡发生,从北向南涉及辽宁、河北、山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发展尤为迅速,仅2003年海水入侵面积就达2457平方公里,比20世纪80年代末增加了937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加62平方公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加之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如果我们的耕地多,就可以少用化肥农药,可以少灌溉,可以“广种薄收”,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比较优势,降低中国人的吃饭成本。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国家的耕地保护大政方针,但也不是说这项政策在实施中不能有任何灵活性。我曾经参观过一个海岛,这个岛既不能发展农业,也不适合发展林业,基层政府要发展旅游业,但却因土地“红线”而得不到用地批复文件。我国有不少浅山区,可以适当发展住宅产业。只要规划合理,山区发展住宅产业可以提高我国的山区植被覆盖率,还可以节约平原地区的优质耕地,更有拉动内需的强大功效。我希望通过保护耕地战略的适当调整,使这项极端重要的基本国策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施。

责任编辑:张亚西
来源: 华夏时报
1 2
相关推荐: 耕地中国保护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