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向松祚:超越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

2011-11-11 15:41:00 作者: 向松祚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一位先哲说过:没有自己的理论在手,什么辩论你也赢不了。

我们与外人辩论人民币汇率理论和政策,为什么似乎总是处于“下风”?许多国内学者为什么总是“唯西方马首是瞻”?克鲁格曼那么荒谬绝顶的言论,连美国学者都听不下去,纷纷站出来大声批驳,为何国内竟然还有那么多“粉丝”和追随者?

答案很简单:我国经济学术界至今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自然谈不上有自己的汇率理论、汇率战略和策略了。辩来辩去,我们的学者无非是拾西人之牙慧,从来没有想过西洋的理论到底是对是错,对多少,错多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许多教科书上信誓旦旦的理论和学说,连洋人们自己也是当做笑话讲的,我们却虔诚地奉为圭臬。

信封西洋经济学的诸多教授博导们组成的阵营,最近数十年声势浩大,颇为风光,让各个大学坚守“马学”之人日子相当难过。今日中国所有著名的大学皆以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为荣,国内学者编纂教材无非是抄抄外国的书本而已,从未质疑过西洋的理论是不是正确,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原创性思想。最骇人听闻的是:北京某最著名大学的经济学院和该大学出版社2008年还专门召开一次研讨会,与会者是全国各大学经济学院负责人,会议主题就是“如何教好曼昆的《经济学》”。呜呼!中国经济学术之衰败、思想之腐陋、精神之萎靡、人才之凋敝,早已到了无可救药之境地!还侈谈什么夺取国际话语权!还谈什么自己独立的经济学!

闲话到此为止,还是回到西洋的汇率理论吧。看起来热闹非凡的争吵,相关理论其实只有两个。然而两个理论皆是完全错误的理论。我愿意和世界上任何经济学者冷静仔细辩论,详细说明两个理论从基础上为什么错了。

第一套理论是所谓“全球经济失衡论”(Global Imbalance)。

“全球经济失衡”纯属美国财政部的武断定义(详细论述参见笔者文章“美国政府究竟想干什么?”)。美国财政部将所谓“全球经济失衡”定义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或国际收支赤字”,我不知道有哪些严肃的经济学者会同意如此单方面的武断定义。我必须指出的是:“全球经济失衡论”与伯南克的“全球储蓄过剩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论”、“中国工人抢夺美国工人饭碗论”、“人民币汇率低估擭取不公正竞争优势论”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理论,完全属于同一类。任何逻辑谨严的学者,都明白此类理论属于无稽之谈。当然,诸般议论背后有一套理论逻辑,那就是所谓的均衡汇率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

我曾经与好些美国学者私下交流过,他们直率地告诉我,上述诸般理论其实没有多少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纯属美国政客和智库为政治目的所编造。

我愿意指出几个事实,供有心的读者去深入探讨。譬如美国国会议员和奥巴马总统指责人民币汇率低估,有人说人民币低估40%,有人说低估30%, 有人说低估10%,还有人说低估5%。你要相信哪个正确呢?仅此一点,足见所谓均衡汇率理论和购买力评价理论之荒谬。

有一次我到华盛顿一个著名智库拜访,该智库发表报告,说人民币至少低估30%--40%。我请教负责计算的研究人员:可否让我看看你们的计算模型?看完他们的模型后,我马上说:我可以给你们另外的数据,证明人民币应该贬值100%,你们如何反驳我?他们无言以对。我接着问他们:你们心中似乎有一个所谓的“均衡汇率”,请问你们如何计算出均衡汇率?理论依据又是什么?他们照样支吾其词。

再告诉读者一个非常荒谬的事实,却是写到许多经济学教科书里面的理论。那就是所谓“麦当劳巨无霸”汇率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奇怪发明。内容如下: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在美国的平均售价是4美元,在中国的平均售价大约为20元人民币。根据教科书所谓的“一价定律汇率理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应该是1美元兑5人民币,所以人民币应该升值。然而,我对美国的经济学者说:你用麦当劳汉堡包,我用“阿凡达”电影如何?阿凡达电影在美国售价是10美元,在中国至少是80人民币,那么人民币—美元汇率应该是1:8,他们亦是无言以对!如果读者朋友愿意用其他商品(譬如豪华汽车),你甚至可以证明人民币汇率应该是1:20或1:30!

中国的学者、学子、决策者和老百姓应该明白:美国政府、国会议员、智库、学者(包括那个获得诺贝尔奖、炙手可热、且从中国赢得巨额讲课费的克鲁格曼)指责人民币汇率的诸多理论,看似高深莫测,其实皆属于上述“麦当劳汉堡包汇率理论”一类。哪位要是不信,或者是有什么新鲜说法,我愿意虚心请教!

读者一定会问:既然是如此荒谬的理论,美国人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来,并作为针对中国重大政策之依据?问得好!美国的精英阶层或决策层绝对是一流人物,他们深深知道,那些所谓理论原本是无稽之谈,然而中国有人信!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学者提出有力的反驳!君不见,许多所谓权威学者不是天天也在追随美国政府的定义、夸夸其谈“全球失衡”吗?北京大学好些“鼎鼎大名”的权威人士不是天天高声指责中国人民币汇率低估应该为全球金融危机负责吗?

美国精英深深懂得:既然中国有那么多人相信那些无稽之谈,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鼓吹。不仅要鼓吹,他们还要用这些荒谬的理论迫使中国就范。当然,他们确实花了一些钱在中国培养代理人,或者美其名曰:支持中国的学术研究!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学学当年胡适之先生“索隐”的爱好,去考证一番吧!看看是哪些人接受了美国基金会的资助。

上述诸般荒谬的理论,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的霸道逻辑,美国依靠军事强权迫使中国“让分”(参见笔者上一篇文章:“汇率政策,国之大事”)。短期目的是美国政客们希望转移国内问题的注意力,长期目的则是要从根本上扰乱中国的货币金融环境,让中国经济完全泡沫化,从而彻底打乱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彻底打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套理论是所谓“汇率浮动与货币政策独立论”。该理论说只有人民币汇率浮动,中国人民银行才能拥有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才能有效控制国内通货膨胀,才能自由使用利率手段调控国内经济。该理论的逻辑基础是所谓的“不可能性三角”,业界都说是蒙代尔的发明,是从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推导出来的,但他老人家自己从不承认。他老人家反复说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参见《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三卷)。

关于所谓“不可能性三角理论”,我和蒙代尔教授多次讨论。他反复提出两个问题:其一、什么算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我们追求的目的是货币环境之稳定,不是什么货币政策独立性。正确的问题应该是:采取哪种货币政策准则能够最有效地实现货币环境的稳定?其二、假若汇率浮动,你真的能够赢得货币政策独立性吗?历史经验支持“汇率浮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吗?去问问日本中央银行吧?

我以为,“汇率浮动—货币政策独立性”理论的鼓吹者们从来没有深入思考上述两个问题。他们没有深刻理解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化,没有认识到汇率浮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没有认识到本国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贸然实施浮动汇率,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没有认识到浮动汇率其实是国际储备货币(当然主要是美元)的内生无限扩张的机制,没有认识到,一旦汇率浮动,他们将完全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没有认识到,一旦汇率升值和浮动,将极大地损害或延缓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假若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抛弃西洋错误的经济金融理论,重建经济学和金融学,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赢得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王玉
来源: 环球视野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