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WTO胜诉坚定中国融入世界

2011-10-14 18:29:10 作者: 储昭根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3月28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日前通过了中国诉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措施世贸争端案上诉机构报告,裁定美涉案的四起双反措施违反世贸规则。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此案是中方运用世贸规则维护权益的重大胜利,也会极大增强了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对多边规则的信心。

  事情的原由大致是这样的:2008年12月9日,中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申诉,要求就美国商务部针对来自中国的非公路用轮胎、标准钢管、矩形钢管和复合编织袋等4种产品采取的双反措施进行调查。2009年3月4日,世贸组织正式就此案设立专家组,展开调查。2010年10月22日,专家组散发调查报告,部分支持中国主张。2010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向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提出上诉。2011年3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发布裁决报告,表示支持中方有关主张,认定美方对中国产非公路用轮胎、标准钢管、矩形钢管和复合编织袋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以及“双重救济”的做法,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

  上诉机构认定美国商务部对华“双反”做法违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具有判例效应。一是其将中国商业化运作的国有企业认定为“公共机构”,并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提供原材料构成政府“财政资助”。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经过审理,认定美国商务部在这个问题上使用了错误的法律标准,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违反了世贸规则。二是,在中方严重关切的双重救济问题上,上诉机构也推翻了此前专家组的裁定,认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在基于非市场经济方法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同时采取反补贴措施,存在双重救济的情形,进而导致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不当征收反补贴税,违反了世贸规则。经此判决,今后不只是对美国,对其他国家也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中国在WTO的胜诉至少给了我们三点启示。一是应该对融入国际社会有更大信心。回想中国加入WTO的争论,现在看起来真的好笑。加入WTO后,中国快速崛起为世界最大工业产品生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数据显示,10年间,中国的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增长了4.9倍和4.7倍;吸引外资约7000多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余家已在华开展业务。毫无疑问,入世的1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以此为契机,中国巩固了经济改革成果,使中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受益,同时成功带领数亿人摆脱贫困,在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外,加入WTO后,中国获得普惠制待遇,出口商品已不再遭遇配额限制等歧视性待遇。即使在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纠纷时,通过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比较公正、合理地解决贸易争端,以维护我国国家和企业权益,中国获得了市场准入、贸易争端解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便利,也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帮助中国赢得了大量投资。融入国际社会是中国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值得肯定的途经。因此,3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裁决报告宣告了中国在世贸争端中取得前所未有的体制性胜利,同时表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大方向绝对正确,这也让我们融入国际社会抱有更大的信心。

  二是,我们还应该明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可以让我们抛弃世界组织裁决偏颇或不公正的疑虑。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0%。正是由于中国的重要性是由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所决定,所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接受新华社表示:“如果离开中国,世贸组织就不能称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不仅需要中国,而且还需要中国带头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果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带头或故意违反世贸的体制、国际惯例与规则,那对世界组织的损伤是破坏,乃至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WTO能够公平、公正地解决中外的贸易冲突与争端,更要相信世贸组织最终能维护中国国家或企业的利益。

  最后,我们也应反思、检讨自身的不足,适当放慢海外扩张的步伐。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而遭遇的反倾销案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占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这里我们看到其它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我们也应明白中国企业也存在经验不足或没有按规矩办事的情况;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出口突然增多的结果。另外,中国的“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政策即以高成本输入资本,以低收益输出资本,更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双顺差的主要的风险是外汇储备贬值和货币供给过度增长所导致的通货膨胀,以及使得中国汇率方面面临更多的国际压力。而以低工资、高消耗所维持的竞争力让发达国家失业问题严峻,这不仅导致海外排华情绪升级,而且让中国国内工人辛苦付出了没有得到相应足够的回报与实惠。所有这些,这并不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错,而中国经济自身急需再平衡。如果再考虑到中国体制不全,监管不力、突发事件风险及海外经验不足等可能导致中国资金流失或转移,中国在坚定融入国际社会同时,应适当放慢出口或海外扩张的节奏或步伐。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陆琳琳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