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网友之声 / 正文

方舟子妻“被打假”的制度尴尬

2011-05-06 10:16:38 作者: 徐玢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各界对“个人打假”行为亦褒亦贬,对“官方打假”的呼声不断。然而,虽然 事后追惩不少,端正风气的会议不少,但真正的官方制度建设至今却仍无进展。“个人打假”不得已在贬抑声中、在日益复杂的学术生态中行使着本应由“官方打 假”承担的职责,也使学术生态在个人对个人的举报中更多了一重纠葛。因此,如果对刘菊花的举报的确出于有针对性的报复,我不愿意把它单纯地理解为对方舟子 本人、对其个人举报标准的挑战,而应是对官方打假机制长期缺位的一场严正挑战。

除去诉诸铁锤和公堂的那次,方舟子成为焦点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但这次有些特殊,打假斗士与学术不端本身 产生联系。有网贴曝,方舟子妻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大量抄袭,属严重不端行为。这样的局面似乎有些尴尬。但细究起来,这不是一场单单属于方舟子的尴尬,当 然也不单单属于举报者,而是一场属于制度缺失的尴尬。

抄还是没抄,报复还是正义,此时网络上你来我往,一派热闹。我承认,最初被吸引到这场热闹的论战中,是因为涉嫌抄袭主角身份的特殊。而我相信,自己并非人间孤例,因为刘菊花身份而关注这场不端论战的人并非少数。而这大概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无法推测举报者是否打击报复,举报初衷如何。但实际结果是,举报者选择在网络而不是直接向相关部 门举报,众人又因被举报者的特殊身份而围观、议论。回顾以方舟子为首的个人打假行为,基本都是这个模式:无论动机如何,个人身份成为打假过程中的重要因 素;个人身份对举报成功率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了举报者对举报对象的选择。

方舟子妻子刘菊花的一句话值得回味:“也许我的硕士论文有些引用不妥、不规范的地方,但像我这样的小 蚂蚁遍地都是,方舟子穷其一生也打不完……”刘菊花所说的“小蚂蚁”,我推测既指自己被指控的不端行为并不严重,也指自己并非身份显赫之辈,被打假无“示 范效应”。而回顾以往的被举报者,或者身份显赫或者与举报者有利益关系。虽然这并不影响最终结果的判定,但因身份特殊而遭举报,本身就是一种不那么“学术 道德”的行为,至少说明学术道德已不是判定不端的唯一准则。

这却是个人打假模式下不可避免的局面。因为于方舟子,其打假行为要达到效果和“示范效应”,需要围观 者,需要舆论推动。而于那些偶然为之的举报者,要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翻阅论文并一一比对,除不端者的行为已经众目昭彰外,大概最可能的理由和动力就是利益 关系。这些行为似乎与书本上头脑中的道德正义不完全相符,却是人性的正常体现。而受到个人身份影响的举报,且不说是否全面、客观,至少这种个人对个人的打 假模式带来的个人纠葛几乎是不可避免。最终可能导致学术举报被个人恩怨左右,学术打假偏离原本目的。方舟子对举报者的回击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举报不端行为 多如他者、对清者自清的道理明晰如他者,在一番辩白后仍抛不开这是打击报复的猜测。

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各界对“个人打假”行为亦褒亦贬,对“官方打假”的呼声不断。然而,虽然 事后追惩不少,端正风气的会议不少,但真正的官方制度建设至今却仍无进展。“个人打假”不得已在贬抑声中、在日益复杂的学术生态中行使着本应由“官方打 假”承担的职责,也使学术生态在个人对个人的举报中更多了一重纠葛。因此,如果对刘菊花的举报的确出于有针对性的报复,我不愿意把它单纯地理解为对方舟子 本人、对其个人举报标准的挑战,而应是对官方打假机制长期缺位的一场严正挑战。

责任编辑:任竟慧
来源: 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方舟制度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