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网友之声 / 正文

一本“微博教材”应有什么特质

2011-02-22 11:08:42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既然我们准备将微博作为一个可能影响和改变社会的传播方式,那么,尽早厘清其所包含的正面和负面因素实在极为重要。对一本有追求的微博类图书而言,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是很难回避的。

微博显然是不能“改变一切”的,比方说,它改变不了自然界中碳原子的结构。但李开复仍然坚持这个判断。他干脆把新书也命名为《微博:改变一切》,并不讳言自己要“吸引眼球”。甚至,他在书中专门介绍经验,提醒人们如何有效吸引别人,增加“粉丝”的数量。

也许是有感于微博对当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力,李开复力图将此书定义为一本教材。这名曾被称为“青年导师”的科学家和企业高管,希望能教那些刚开始接触微博的人迅速习惯并合理运用这个网络工具。

从这个层面来讲,本书可谓实现了他的意图。他教那些阅读教材的微博“新生”标点符号如何使用,告诉他们第一句话对吸引眼球有多重要,还抛出“在微博上时常写些幽默的内容” 这类提升人气的诀窍。

如果真的有一本“微博教材”,李开复无疑是 一个合适的写作者。他有一年半时间的微博写作经验;目前,他在新浪和腾讯两家微博的关注者数量已经分别达到300余万和1100余万;作为谷歌中国前总 裁,他对作为“网络工具”的微博既有技术性的关注和思考,也有社会学意义的探讨和反思。

事实上,微博进入中国以来,除开在信息传播和公民表达上提供的空前便利,也有很多人开始担忧其隐含的危险。其中一些问题,例如谣言传播更为便利,李开复在书中也有提及。他详细回顾了“金庸逝世”这一个由微博推动的网络谣言,并建议微博用户谨慎,避免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然而,对微博使用者来说,这个工具还带来更多也许是更巨大的危险。由于一条微博100余字的限制,许多人已经发现,讨论中因为逻辑缺省而带来的偏见、盲断和口号化趋势日益严重,而负面消息和激进言论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转发,也让人深思。

一本合格的“教材”,除了对于技能的介绍 外,也应对微博的社会效应进行剖析,应对它的危险和弱点进行把握和梳理,甚至探索药方。但李开复在书中并没有过多呈现这一点。 在2月19日与媒体的一次对谈中,他对本报记者表示 “可能也不适合做太多的探讨”。但不管怎么说,这使李开复的《微博:改变一切》失去作为一本优秀教材的应有之义。将《微博:改变一切》看作“工具书”更为 合适和准确。当然,作为一本实用指南,它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正如李开复本人所言,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微博,这本书也许可以让他们迅速掌握这个工具的合 适使用方法,从而使微博对社会的效益更快得到体现。

不过,我仍然希望,在实用技能之外,有见地的作者和学者能对微博进行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既然我们准备将微博作为一个可能影响和改变社会的传播方式,那么,尽早厘清其所包含的正面和负面因素实在极为重要。对一本有追求的微博类图书而言,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是很难回避的。

责任编辑:renjinghui
来源: 四月网
相关推荐: 一本特质教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