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影视书评 / 正文

用文学为卑鄙者画像

2011-02-10 10:03:51 作者: 潘飞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有阳光的地方必有阴影,对于记者——以挖掘和还原事实真相为最高理想的群体来说,“无冕之王”的名号既是激励,亦是民众暗中的某种期许。基于职业的优势地位,他们牢牢掌握着社会的主流话语权,一言一语甚至能引领、左右社会舆情的方向。

有阳光的地方必有阴影,对于记者——以挖掘和还原事实真相为最高理想的群体来说,“无冕之王”的名号既是激励,亦是民众暗中的某种期许。基于职业的优势地位,他们牢牢掌握着社会的主流话语权,一言一语甚至能引领、左右社会舆情的方向。

既然有“封口费”之存在,必然也就有“开口费”,两者都是一个逐渐畸变的商业社会必然的产物之一——抹不去的都是一个“费”字,甚嚣尘上的拜金主义凝堵在本应清高淡漠的文化人的血管里,自然就结成了两颗毒瘤。

去新闻传播学浩如繁烟的典籍中寻找,竟能找出对应的解读:“开口费”是“扬长”,要将“话语权寻租”进行到底,极尽美化宣扬之能事;而“封口费”则是“避短”,让记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吹散如尘如末,仿佛它们从来不曾发生过一般。

噤 声默言的背后自然纠结着许多晦涩离奇,惊心动魄的私密隐情。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后封口费事件为代表的用钱掩盖真相的恶行,其实越来越多地发生于越来越 喧嚣,操守难寻的中国新闻界。记者与各种繁复势力纠结在一起的表象背后其实有许多更加耐人寻味、可堪考证的源头和内幕,因此,《封口费》书名起得足够果敢 刚烈,有种直捣黄龙洞的勇气。

尽管言论的空间越来越宽松,然而,当下的许多异事,是敏感的地雷阵,绝非常人所能轻易触碰,也绝非三言两 语便能尽言。对于孙浩元来说同样如此,再往前一步是鬼门关,是万丈深渊,情急之下,只好打造出这么一种“新闻悬疑小说”的特殊文体。把诸种新闻事件掐头去 尾,进行合理化的演绎,造成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效果,让读者一时间如水中探月,雾里看花,觉得似曾相识,套在谁头上都不失真,这就足够。

孙浩元认为小说不光可以比新闻尺度更大,“储存”的时间还可以更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封口费》整个就是数起新闻事件的艺术化处理,经过若干技术的掩饰,真相被如许保留,只求读者看罢,心知肚明,叹息摇头间,又能笑而不语。

几 年间,孙浩元在《媒体暴力》、《皮下注射》、《封口费》等系列作品中对当下层出不穷的新闻腐败现象提出了拷问和批判,引发人们对其背后成因更深层次的思 考。孙浩元说,他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他有他的乌托邦,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我创作新闻悬疑小说的初衷就是:将卑鄙者用文学的形式钉在耻辱柱上。”

一 本小说不足以改变现状,明明有满腔怒火,却不能任其燎原,只求压抑地表达和释放,不是不激愤,轻言细语有时比怒吼喊叫还有力道,韩寒说得好,“那电影一定 像面巨大的镜子,所有看它的人都会映在这大镜子似的电影中。”对那些失却操守,或被金钱迷蒙双眼的记者而言,但求《封口费》这场据实改编的电影能叩醒他们 失聪的良知,照亮他们黯黑的灵魂。

责任编辑:renjinghui
来源: 四月网
相关推荐: 画像文学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