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朱苓:生活中的艺术——我的旅印感想

2010-01-07 05:25:44 作者: 朱苓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2004年的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saree)。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 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 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奇风异俗主义”(exoticism),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美”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conditioning),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不合时宜”。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繁琐”,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美”,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

在印度,西方现代的审“美”观还没有能够扼杀人们传统的审美意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印度发展程度不够的结果,但我觉得这恰恰体现了印度人民对自身传统的理解和尊重。在印度的大多数时间,我呆在一个叫香提尼克坦(Santiniketan)的 地方,是泰戈尔用诺贝尔奖金所办的一所大学城。这里富人聚居,有很多私人别墅,但我很少看到张扬的欧式建筑,大多数都是简朴而别致。整座房子用淡黄,淡蓝 或淡红涂成一色,在细小处融入印度传统建筑的因素,比如多边形拱门,柱廊,莲花或法轮状的镂空围栏等等。最豪华的装饰也许就是用彩色马赛克拼成的壁画了。 想起国内像雨后春笋一样兴起的豪华别墅群,以及农村地区的洋房,模仿欧式建筑之形而不得其神,其造作,浮华,以及千篇一律的单调实在是大煞风景。与其说是 炫耀财富,不如说是暴露审美情趣的低下。

在 印度,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最贫困的人也尽其所能点缀他们的生活环境。印度的人力三轮车和大货车大都经过装饰。比如把货车头画成一张人脸,在三轮车车轮上 漆上波浪纹等等。我在印度看到的铁条栅栏,很少由呆板的平行线组成,大都是经过了一定的设计。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到精美的构图,目的只是为了打破一件本来是 纯粹功能化的东西的单调,为之增添情趣。想起我们国内一些地方曾经或仍然在广泛使用的防护窗,状似铁笼,其丑陋实在不堪入目。

国 内有些人似乎有这样的成见:实用是基本,而装饰是一种奢侈。但我在印度的经历告诉我,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以很小的物质代价实现,关键只是懂得用心。相反,国 内流行的一些豪华装饰往往是艺术上彻底的失败。一个充满艺术感的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境和他对生活的态度。我在德国柏林生活了两年,天天上“现代设计”的大课。我觉得现代设计的简化主义(reductionism), 即其对装饰(ornamentation)的吝惜乃至摈弃,将造型降归为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一方面确实展示出一种魄力,但其基调是冷硬的。事实上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是越具“现代感”的 建筑,越是诉诸植物或者雕塑,绘画的陈列来弥补它在自然美感上的欠缺,以及这种欠缺所造成的陌生感。但往往这种结合根本不是有机的。植物或艺术品被孤零零 地摆放在一个四壁僵冷的大厅内,像是被切断了根,不能自由地呼吸。我在德国时,天天被现代设计所围绕,内心感觉到一种止不住的贫乏。到了印度,这种贫乏感 被一种圆满,温暖的感觉所取代。不再是四四方方的表面,不再是同一件物品被重复一千一万遍,不再是只有机器才能完成,而用人力永远都无法达到的精准和均 匀。什么东西看上去都更加有机,自然和人工之间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前 面讲的是我在印度看到的生活中的艺术,那么创造这些艺术的人又是如何的呢?我承认我到现在还从来没有看到哪个地方有比这里更多的艺术家和艺人。但这也许并 不是因为他们的绝对数量确实众多,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民众之间,和民众打成一片。从大都市加尔各达,到老城威若纳西,到小镇香提尼克坦,处处可以见到雕刻 和布艺的民间作坊。有的是为各种各样的宗教节日做准备,有的是出于个人爱好,有的则很简单是传承当地的一门传统手艺。我在香提尼克坦的房东是印度金融界的 一个名流,她的业余爱好是设计布包,其中结合了具有民族风格的造型图案,她对各种各样的植物的观察,以及当地传统的材料和染色工艺。在香提尼克坦附近的一 个小渔村,我看到妇女们编织一种做工极其繁复,用料极其奢侈,但图案也极其精美的毯子,仅仅是供自家或本村人所需。

在 国内,传统工艺虽然也得到继承和发展,甚至有不少艺人特别集中的村镇,但这些艺人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威胁。他们或者被迫成为旅游纪念品 市场的供货者,或者干脆被机器所取代。他们的创作不能再自主地发展,而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制约。在大城市,这些民间艺人几乎消失殆尽。该城市的特色传统工 艺品,被集中,批量地生产,商业价值至上而艺术价值居次。而民间艺人因为没有大规模产出的需要,能够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单件作品的制作中,尽情地发挥他个 人的灵感。

且不说民间艺人的消失与工艺品质量下降之间的联系——这 是众所周知的。在这篇文章中我更关心的的这种现象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我记得小时候在故乡杭州,我经常能在街头上看到艺人制作和贩卖各种各样有趣的玩 意。有的用糯米团子捏成孙悟空,猪八戒之类的小说人物形象,用各种色彩加以装点便栩栩如生;有的把一种蜜糖薄片雕成动物形状;有的制作纸糊风筝等等。很多 人,包括我,虽然不买,却总爱站在一边看。这些人从我们身边的消失是不是使我们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黯淡下来呢?今天的孩子可以在商场里购买到比这些“简陋”的工艺品精致一千倍,用料高档一万倍的玩具。可是他们再也观察不到一样东西是怎么样从无形变为有形,一双手可以做出怎么样灵巧的动作。这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某种缺失呢?

也 许有人会反驳说,艺术在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中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毕竟每个有条件的家庭不是把孩子送去绘画班就是钢琴班乃至双管齐下,可谓是处处琴声画 影了。但我要问的仍然是,艺术是不是实实在在地渗透到这些孩子的生活中,还是仅仅是一种点缀。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去艺术班,不是为了“开发智力”, 就是为了沽名钓誉,只盼自家出了个艺术神童,而艺术本身的价值则根本不被其重视。(因此才会有这个有趣的现象,即在小音乐家小艺术家层出不穷的同时,报考 高校纯艺术专业的考生比例却在一年比一年降低。)艺术根本不能从内在里影响这些孩子的生活,为其注入美感。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更是阻碍了这种可能性的发 展。除了少数其天赋被发现和保护而从此走上艺术道路的孩子,其他拥有一门艺术专长的孩子,至多是在学校零星的艺术节和元旦文艺晚会上助助兴而已,更多的则 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被迫荒废他们的技艺。

在 印度,音乐和艺术的普及并不亚于,也许还超过了中国,但不同的是,这种普及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在大学城香提尼克坦,我经常看到(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们在休息时间里结队坐在大树下,敲鼓弹琴,高声吟唱。我甚至看到过人力三轮车夫在拉不到生意时,坐在自己的车上吹箫。对于他们来说,音乐不是达到任何其他 目的的手段,而是他们生活中真诚的欢乐所在。

对 于艺术在当代中国大众生活中逐渐枯竭这个现象,我个人也想不出什么补救的办法。而且中国现在面临着很多别的挑战,比我提出的问题要紧迫得多。在一个几乎什 么东西都以其物质价值被衡量的时代,我很难为一样纯粹能提供精神价值的东西做辩护。但我还是想说,一个充满艺术感,美感的生活环境能给予我们的,是精神的 平衡与充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有什么需求能比这更平常,但又更重要呢?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四月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