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杂志 / 卢瑟经济学 / 正文

安生:自愿的失业——新古典对失业问题的解释

2013-04-03 13:09:37 作者: 安生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在稳拿的眼里,这也是“自愿失业”。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水平,还要工人接受,否则就是工人挑剔,这样的说法不是扯淡而是很无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人同时选错了就业方向呢?稳拿经济学家提出因为政府干预,导致就业信息失灵,市场不能发挥作用。刚才推给工会,现在又把责任推给政府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波动,很难持久。所以,一切真正的危机都源于工人的贫困。

“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萨伊定律撇清了多数人贫困与危机之间的关系。只要有供给就会有需求,只要有卖就会有买,卖不出去是不可能的。萨依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但是,还是有卖不出去的情况啊,这怎么解释呢?稳拿的解释是,如果卖不出去,那就是供需结构不合理。比如市场需要土豆,某资本家生产了红薯,所以他活该破产,不幸的是倒霉的多半是小资本家。既然不存在全面过剩的可能,那么就不存在全面生产过剩式的危机,也就不会有因此造成的压缩产能,不存在因为全面过剩而导致的工人失业。换句话说,不存在工人想找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既然不存在全面过剩,就不存在非自愿失业。那么社会上的失业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稳拿的解释,是工人要求的工资太高了。即所有的失业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失业者拒绝接受与其边际生产力相等的报酬造成的。工人要求的货币工资高于资本家愿意支付的报酬。现行的货币工资的水平下,尽管劳动力的供给可能大于劳动力的需求,但还是难免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因为劳工之间存在公开的协议或者达成某种契约,拒绝接受低工资的工作。如果劳工都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那么就业量就可以扩大。这种失业尽管表面上看上去是不情愿的,但是就其实质而言仍然属于自愿的范畴,这种失业应该被列入“自愿性”失业的范畴。

按照他们的说法,劳资双方的工资议价决定着实质工资。因此,只要雇主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劳动者中间不存在限制性的联盟,那么在劳动者情愿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够使他们的实质工资等于在此工资标准下雇主所雇人数的边际负效用。

然而,现实状况中,用工人不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解释大规模失业,非常牵强。不是大批工人突然提高工资要求然后辞职,而是突然出现大规模的裁员潮。换句话说,不是大批工人集体炒老板,而是老板集体炒工人。大规模的失业,是老板压缩产能,不是工人集体头脑发热在工会的煽动下主动下岗。短时间内,大批工人失业,是不能用不愿意接受现有工资解释的。不是工人不愿意接受现有工资,而是老板突然不用现有工资继续雇佣工人了。为什么老板不能接受原有的工资水平继续雇佣工人?如果失业是工人要求的工资太高,高于老板认为工人劳动的边际效用,那么为什么老板们觉得工人劳动的边际效用下降?为什么所有的老板几乎在一夜之间,同时同步地做出工资过高的判断?为什么这种工资下降会有周期性?

这些都是无法解释的。

更糟糕的是,对工人来讲,苦难刚刚开始。工人一旦失业就很难找到原有工资待遇水平的类似工作。因为全社会的资本家几乎在一夜之间觉得他们的劳动不值钱了。到处都是堆积的商品,工人却囊中羞涩。老板做什么也不赚钱,索性停产,老板不生产了,工人的劳动也就不值钱了。或者说工人不能创造价值了,所以对老板就没有用了。

这时有人就指责工人要价太高,一个月1000美元找不到工作,一个月500美元难道还找不到吗?

稳拿经济学假设工人工资水平下降,老板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问题是,老板的需求与产品的销售有关,当销售情况不改善的时候,工人工资再便宜,老板也没有兴趣多雇人。资本不养吃闲饭的人,不论这个人的工资多便宜。这是现实社会用工的基本原则,而决不是只要工资便宜就多雇一个人,然后N+1个人干原先N个人的工作。

在到处压缩产能的时代,一个萝卜一坑,如果某甲少要了工资,某乙就会没有位子,少了某甲的失业,多了某乙的失业。对个人来讲,失业问题解决了。对全社会来讲,失业问题会不会并没有改善,甚至更严重呢?

面对某甲的竞争,某乙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会不会主动接受500美元的工资呢?老板考虑到某乙是老员工,于是保留某乙,但是工资减半。这时社会上就会出现虽然工资水平下降了,某甲也愿意接受,但是他还是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某甲的存在,成了老板压缩某乙工资水平和督促某乙努力工作的利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爱干不干,不干辞职,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就如同有纳粹集中营的存在,让多数德国人老老实实一样。对某甲来说,这就是所谓的非自愿失业,即愿意接受目前的工资率,却找不到对应的工作。对某乙来说,必须不断接受更低的工资,保住自己的饭碗,免得被某甲这样的人夺走。

这种工资下降的趋势,会最终下降到工人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为止。这时如果老板还想继续压缩工资,工人就会选择辞职,去找能养家糊口的生计。这就如同农民逃荒。留在老家种地,多少还会有一些收成,但是却不够维持一年的口粮。如果榆钱、野菜、树皮、观音土能弥补不足的部分,农民就会选择留在老家;如果不能维持,即使还有微薄的产量,农民也会选择背井离乡。低于这个标准,对农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留在老家,挖地三尺也不够维持生活到来年收获,留下只有饿死,既然那样就不如出去另谋活路,甚至铤而走险。

如果资本家给工人的边际效用,低于工人谋生需要费用。这样的职位根本就不能算是有效的职位。如同农民对土地的产量有一个最低的要求一样,工人要求的工资有一个最低标准,即能满足其正常的劳动力生产循环。如果降低工资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工人就会选择相对较低的工资。如果降低以后,无法谋生,工人就会搞兼职。如果兼职以后还不能谋生,那就难免放弃这个所谓的就业机会,而去寻找其他能糊口的机会。

在稳拿的眼里,这也是“自愿失业”。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水平,还要工人接受,否则就是工人挑剔,这样的说法不是扯淡而是很无耻。工人是生产者,有那么多的产品卖不出去(尽管萨伊定律不承认这一点,却无法违背大众的常识),自己的工资却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即劳动力的再循环,这正常吗?

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中,上述工人的工资不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的情况不正常。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四月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