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杂志 / 环球财经 / 正文

国企创新难在机制与人才

2012-11-08 11:42:41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缺乏创新的整合机制和共享平台,技术之间的合成很难。我们的人员其实不少,但我们的大企业之间往往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在企业内部,我们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的多个业务模块之间也找不到共性技术,因为这些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正是这种整合机制的欠缺,阻碍了我们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企创新难在机制与人才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如果像新自由主义者所要求的那样从改革开放开始就采用西方模式,用一个不完善的制度对付一个成熟的制度,国家的竞争力将无法提升,经济发展任务也将无从实现;

·创新动力来自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信仰、利益、对真理和道义的诉求以及兴趣;

·五个方面制约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对话嘉宾:周景勤   中国职业经理协会副会长、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我研究国企改革和创新已有多年。多年的研究表明,国企创新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问题:国企自身、国家政策以及社会文化传统都在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过去,我们有一个设想,就是通过发展国有企业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但现在看来,国有企业不但已经无法实现这一职能,它的存在甚至还加速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所以,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解决国家发展问题以提升国家竞争力。

国家的发展是阶段性递进的,国企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特征。航天、中国移动这些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绩令人欣慰。但如果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没有一批企业的支撑,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像新自由主义者所要求的那样从改革开放开始就采用西方模式,用一个不完善的制度对付一个成熟的制度,国家的竞争力将无法提升,经济发展任务也将无从实现。

根据这一思路,我认为从国企本身来说,制约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创新战略规划。现在,国企提倡创新更多是为解决财务问题。但是,创新对此根本无能为力。亏损是当期经营和当期成本的问题。但创新需要的投入极大,任何企业当期的营业收入都绝不足以覆盖这个成本。动力不足必然导致能力不足。那么,创新动力又来自哪里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信仰、利益、对真理和道义的追求以及兴趣。对于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而言,前三者较为重要;但对个人创新者而言,兴趣则更为重要。

其次,对前瞻技术的掌控能力很弱。国际知名企业都很重视前瞻技术的研发与引进。相比于研发,引进别人的东西最容易。中国不缺钱了,引进比过去更容易,但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家不会让你引进。长期以来,我们虽然不断引进技术,却缺乏对前沿技术的思考、整合与研究。中国许多产业,比如汽车产业,生产规模已经很大,但核心技术,包括研发和制造核心技术都难以引进,那些宣传通过引进某某别国先进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都是自欺欺人。不是前瞻性技术,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发展受制于人,失去了创新力。

再次,企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我们的知识体系不健全,但创新的层出不穷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而我们恰恰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佳。我们的创新没有站在新的起点上,或者巨人的肩膀上,在于我们的知识体系严重不足,掌握不了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四,我们缺乏创新领军人物。创新领军人有创新的激情,他关注技术和管理的前沿,并能够不断发现这个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国企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物,使得创新缺乏方向,使得大多数所谓创新,是解决危机问题,追赶的问题,填补空白的问题。等到我们解决了危机,追赶上了,填补了空白,我们有发现人家有制造了许多新的危机,跑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了,或者又占据了新的制高点。关键是缺乏领军人物。我们在数字信息技术、重大装备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方面都是如此。

第五,风险承担机制不完善。创新极具风险,一将功成后面往往是万骨皆枯。但现在,我们权力主导下的一言堂机制难以将鼓励创新的美好愿望变成个人行动,因为我们缺乏风险承担的机制,以成功论英雄,我们看到了最后成功者和应用者的辉煌,往往忘记和忽略了那些开拓者,他们承担了巨大的时间、精神压力,却往往以失败面对。实际实施创新者承担很大的责任和义务。奖赏和荣誉往往给予了最终的成果。比如政府的创新政策往往以所谓新产品的销售额或利润,实施免税激励,但没有形成新产品销售额,或者过多少年以后才能形成产业,形成产品,这个过程成本和风险没有承担机制。使很多人,心想创新,却望而却步。免税有一定的价值,但那也是在产品面世之后。在将创新概念转化为产品过程中的风险,我们依然缺乏足够有效的风险分散和承担机制。

最后,缺乏创新的整合机制和共享平台,技术之间的合成很难。我们的人员其实不少,但我们的大企业之间往往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在企业内部,我们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的多个业务模块之间也找不到共性技术,因为这些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正是这种整合机制的欠缺,阻碍了我们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刊记者刘洋根据论坛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环球财经
相关推荐: 机制人才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