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杂志 / 环球财经 / 正文

野山参的中国标签

2012-10-24 15:46:41 作者: 刘艳涛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网上交易的方式对人参产业的振兴的作用有多大,目前尚不可知。但不可否认,借助交易流通模式创新,积极争取人参国际定价权,从而把野山参打造成“尖兵”,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而中国人参产业的探索仍然在路上。

谁才是人参的宗主国?围绕这个话题中韩争论了30年,这也是中国人参产业纠结的30年。

上世纪80年代,人参尚属稀缺商品,中国人参出口平均价格曾经达到每公斤40~50美元左右。但好景不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参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10美元/公斤的水平,“人参萝卜价”成为那个时期鲜明的代名词。2007年后,以水参为代表的参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至2010年时基本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

30年的光阴,参价走了一个悲喜交加的轮回。不过价格虽有回升,但整个产业链仍不容乐观。有关数据显示,全球人参市场每年总产量约10000吨,其中我国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占全球的70%~80%。但与此不成比例的是世界人参总产值约500亿元,我国却只占其中16亿元,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产量与产值相差20多倍。

期间有一个说法:因为1997年、2001年和2005年,国外参企巨头通过国内代理商与参农大量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并支付了少量定金,广大参农大量种植人参,而在人参大量收购的年份,其代理商以重金属超标、关税调整等种种借口毁约,并将储备人参面向市场低价抛售,制造人参大量过剩的假象。其后,外国资本不断低价收购中国质优价廉的人参,经过深加工后销往世界各地。甚至在网络上有帖子称,部分参农被迫破产,甚至出现因偿还不了种参欠下的债务而自杀的事件。至此人参产业的话语权旁落,我国沦为简单的原料出口国。

是否有外资资本从中作梗的真伪有待考证,但纵观过去的30年,参业现状不容忽视,“产量大国、产业小国”;产业话语权丢失;以及“参贱伤农”的悲哀。如今围绕着人参产业的“战争”仍在继续,但如何平衡产量大国、产业小国的悖论?采取何种方式重振我国参业的地位?中国参业路在何方?成为政策导向和整个产业思考的问题。

伙伴VS对手

人参主要出产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产于中国东北的叫“长白山人参”;产于朝鲜、韩国的叫“高丽参”。

目前,日本没有专门的人参科研机构,只有长野县蔬菜花卉试验场北御牧试验地和福岛县果树试验场会津试验地(注:试验地相当于我国惯称的试验站)两单位从事部分的人参试验研究工作。日本山人参虽然已经进入市场多年,但受产量的限制未能形成气候。同日本山人参一样,西伯利亚地区的野山参由于受地质环境和生长地条件所限,产量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产业化。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有国内的人参、高丽参和西洋参,国内的人参主要是药用为主。只有少量人参成分的西洋参作为保健品虽然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但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参。韩国高丽参占据的是高端市场,而我国人参仅占据低端市场。”北京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慧明向《环球财经》记者分析道,由于人参在韩国代表了国家形象,因此韩国在人参管理机制、品牌认知度和产品深度挖掘上,相较于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

市场可以证实这一点。韩国高丽参主要出口地区与我国人参相似,以亚洲为主,如香港、台湾和日本。我国与人参有关的企业约5000多家,其总资产超过了韩国最大生产商“正官庄”,但效益却不足“正官庄”的1/10。

日前,基于中国人参的产量和广阔市场,韩国和中国人参产地吉林开始了深度的合作。

3月30日,吉林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韩国烟草人参公社计划投资10亿元,在吉林省成立人参加工独资企业,引进韩国加工技术和产品,在中国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

“这应该是个双赢的合作。韩国人参烟草公社投资吉林人参产业,看中的是吉林省的土地、人力资源以及广大的市场。而对于吉林省而言,也可以利用韩国先进的人参种植、加工技术,提升吉林人参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吉林省政府参茸办公室主任张辉如是说。

不过,最匹配的合作伙伴也常常会成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有业内人士认为,韩国人参烟草公社此举就是出于对“吉林人参振兴工程”的担心。而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抢滩”中国市场。能否实现中韩人参业的“双赢”还有待观察。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其实有关人参的“战争”很早之前就已打响。为争夺人参的国际市场,利用人参发展史争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的地位首先成为争夺的领域。

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出版的《高丽参》和日本日立出版社出版的《药用人参研究进展》两本书均涉及“人参史”的问题。其上记述“中国古代的人参都是桔梗科的党参”,“中国潞州人参是党参”。言外之意惟高丽参是五加科人参(野山参)。事过20年后,国人才发现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遂展开了一场国际争论。但为时已晚,该观点的影响力已波及世界各地。直到1991年日本人荣田先生在《植物研究杂志》上报道中国1260年前产的五加科人参仍储藏在日本奈良“正仓院”中,才暂时平息了这场争论。

2000年,吉林省政府提出振兴中国人参产业战略,随后就引起了韩国的警觉与反击。韩国联合通讯社曾报道称:“中国试图通过推出‘长白山人参’,成为人参宗主国。对此,韩国以高丽参的品牌对中国市场进行反击。”韩国《朝鲜日报》也报道称:“随着中国推出‘长白山人参’来挑战人参宗主国的地位,著名的‘韩国人参公社’开始通过高丽人参品牌战略,在全球最大的人参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发起反攻。”

如果“宗主国”之争还限于理论层面并未见真刀真枪,参源的争夺和参企业之间的较量更为直观。

吉林省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地,抚松县万良镇是亚洲最大的人参集散地。有世界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俗有“人参鬼市”之称,目前国内一半甚至半数以上的人参通过贸易由此发出。万良镇人口2200人左右,几乎全员都参与和从事人参运营和制作。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参产业的国外贸易就在此发端。每年有2000吨以上被以海关出口、转口贸易甚至走私等方式运到韩国,再由韩国进行精细加工,制成保健品、药品、食品销往世界各地。包括国内人参贸易商和国外从事人参的个人和企业频繁出入万良镇,“其实大多买家都是外国人,主要是韩国人。他们大多雇用当地人代他们来买。”一位当地的参农告诉记者,在万良镇人参交易大厅里,大多数买家都是穿棉军大衣、戴口罩的打扮,以至于都不知道买家长了张什么脸,更不知道姓甚名谁来自何方。

除了对参源的渗透,人参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着中国大药企的加入而进入白热化。2010年以吉林当地的紫鑫药业(002118.SZ)为代表的国内药企纷纷渗入人参产业,人参暗战从参源战场转入参企战场。同年10月,韩国正官庄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子公司,11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直销公司模式的旗舰店。据有关人士透露,正官庄已制定未来5年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拓展计划,到2015年,正官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1.5亿美元,直营店发展到65家,经销店达到150家。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环球财经
1 2
相关推荐: 野山参中国标签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